在建筑工程中,混凝土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结构安全与使用寿命。雨水天气给混凝土施工带来诸多挑战,需严格把控各环节以确保施工质量。
原材料防护是首要任务。水泥应储存在防雨防潮的封闭仓库内,底部垫高 30 厘米以上,避免受潮结块。砂石料场需设置排水坡度和排水沟,防止雨水浸泡导致含水率骤升。使用前需重新检测砂石含水率,及时调整施工配合比。
配合比调整需灵活应对。雨水会增加骨料实际含水量,应根据检测数据减少拌合用水量,确保水灰比精准。同时可适当提高混凝土坍落度 1-2 厘米,弥补运输和浇筑过程中的损失,但不得超过设计上限。
浇筑过程需强化管控。小雨天气浇筑时,应采取塑料布覆盖未凝固混凝土表面,防止雨水直接冲刷。遇中雨及以上应立即停止浇筑,对已浇筑部分做好收面覆盖。浇筑前需清理模板内积水,检查钢筋锈蚀情况,必要时进行除锈处理。
养护措施要格外细致。混凝土终凝后及时覆盖防雨布和保温被,避免雨水直接浸泡表面。养护期间若遇持续降雨,需搭建临时防护棚,确保混凝土在湿润环境中硬化。同时加强强度监测,适当延长养护时间,待强度达到设计要求 75% 以上方可拆除模板。
此外,需合理规划施工时段,关注天气预报,尽量避开雨天浇筑关键结构部位。通过科学管控原材料、配合比、浇筑及养护环节,可有效降低雨水天气对混凝土施工质量的影响。